历史教育的价值-明严学堂
Website Home
说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各方面成就在今后的流传与引用,可以参考一下资料:对《九章算术》的评价和其对后世的影响:《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
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
“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
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

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
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
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

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

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
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枚机制币。

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区出土的“承安宝货”为中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
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古钱币价值随后的中专、大学等中高等教育,价值在于解决受教育人群具备基本的科研、实践、实验、试验、仿制、创新启蒙《山海经》中保留的神话是相当古老的,但严格地说来还是神多于神话。
《山海经》中有大量的对山神形貌的描述,它们往往是奇形怪状的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的形体特征,如龙首鸟身或人面马身等,这里或许含有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海经、大荒经的神话色彩是全书中最浓的,记录了一些异国人的奇异相貌、习性和风俗,如贯胸国、羽民国、长臂国、不死国、大人国、等等;
其中有不少想象奇特的神话,如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都深入人心,流传广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
)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
《史记》纪事,其时间上起当时人视为历史幵端的黄帝,下迄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空间包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也是司马迁意识中通贯古往今来的人类史、世界史!
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
如司马迁本人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所以,不能够把《史记》看成是单纯的史实记录,它在史学上、文学上以及哲学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

文物的内在价值是先天固有的,也就是说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科学研究价值是固有的。
历史性是指其生产、制作的年代!
艺术性主要指其纹饰、造型、文化内涵等方面;
而科学研究价值主要指其生产、制作的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含量!
文物能保值、增值,除了自身的固有价值基本因素外,受后天因素或者说社会因素影响极大;
“盛世文物,乱世饥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文物让人们趋之若鸯,价格自然攀涨。
文物鉴赏也就是去发现、挖掘文物的固有价值,将其展示于世,使人们能分享它的美,满足人们在文化、精神上的需求?
在这里“鉴”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断代,也就是首先断定文物的生产、制作的朝代、地点、大约生产制作的时间?
二是甄别,也就是辨伪。
自文物被人们视为观赏玩物后,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起码在明朝已出现了。
由于利益的驱使,仿造及贩仿看来是势必难免。
自宋朝开始,后朝仿前朝,本朝仿本朝的刻意仿制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辨伪是必然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也是文学名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它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叙事简明生动,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梁启超称赞《史记》是“千古之绝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钱系,包括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钱和宋代的交子。
其中,五铢钱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
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
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
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了第四次币制改革。

这次改革提出“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
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
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

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隋王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建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文帝即位后,为了巩固皇权,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开国当年,就下令铸造“开皇五铢”,并同时废止各种旧钱在市面流通,开皇三年(583年)颁令天下以开皇五铢为样钱,凡不合样的钱,经过关卡时一律没收熔毁改铸,通过一系列严管措施,至开皇五年(585年),已用开皇五铢钱统一了全国货币,并加大力度鼓铸新钱,以满足市场之需。
“隋五铢”钱诞生之初,就是以隋朝钦定的法币身份出现的,所以,朝廷对“隋五铢”的铸造,有严格的要求,包括铸币的材质、尺寸、重量等?
它的基本特征:制作精美,穿孔右有一直划与“五”字相连,像简写汉字“区”字,“五”字直笔五,也有曲笔五之分;

隋五铢钱材质为铜质,直径2.30厘米,穿孔0.85厘米,重量为3.40克,素背。
(见下图)一是该币设计简洁明快,朴实无华,一改过去有些钱币正面、背面带星月纹或带角纹的做法!

二是该币大小适宜,属于“一文”钱制式,币值稳定,方便计数,群众乐于接受,便于市场流通。
三是“从一而终”,不同于别的朝代,换一个皇帝,铸一次新币,改一次年号,铸一次新币,它始终以“五铢”示人,体现了历史“名牌”的价值效应;

四是制作精良,具有法币的风范,从而深得民心。
隋朝从开皇十年开始,朝廷准许晋王、汉王、蜀王等地方政府铸钱,于是私铸渐起,劣钱又多,文帝下令禁恶钱,责令京师及各州在市上立榜置样品钱,不合样品的钱不准入市!

开皇十八年(598)又令各地官府严查,“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对恶钱贸易情节严重的处以死刑。
因此币值又恢复稳定,商贸活动再显生机,促进了经济繁荣!
但到炀帝时,对外大肆攻伐,对内大兴土木,先后征用700万人开凿运河,兴众100万人修筑长城,役丁200万修建东都,民不聊生,生产衰败,货币私铸泛滥,千文钱只重2斤或只重1斤,后来甚至发展到剪铁片,裁皮革,夹入钱贯中充数;
隋文帝几次整顿建立的货币制度毁坏殆尽!

随着隋帝国大厦的倾覆,隋五铢走向了末路,究其原因,主要是朝廷对通货监管不力,放任自流,导致货币私铸泛滥成灾,引发劣币驱逐良币,中国历史上的长寿钱也就此划上了句号。